標題:
曲街點解叫曲街
發問:
此文章來自奇摩知識+如有不便請留言告知
如題 可唔可以比多d得意ge街道名稱同埋由來? 唔該哂!!
最佳解答:
1863年英資黃埔船塢公司在香港紅磡創業,位於紅磡海岸,當時紅磡整個區大都是山多平地少,現在沿海的平地,都是填海而得的。黃埔街 (WHAMPOA ST. )是因黃埔船塢而得名。到1970年代末期,黃埔船塢大部份業務轉營地產,如紅磡灣中心、黃埔花園,及海濱廣場等。紅磡黃埔新村外圍一帶的街名不少是當年船塢大班的名字,例如:戴亞街Dyer Avenue,曲街Cooke St.,,機利士路Gillies Avenue,必嘉街Baker St.,, 溫思勞街Winslow Street, 寶其利街Bulkeley Street等。 以皇室為名的街道: 「皇后大道」Queen's Road 1842年2月,香港開始建築位於海旁市中心的第一條馬路,為紀念維多利亞女皇,叫Queen's Road,起點在水坑口街。維多利亞女皇是「女皇」,應譯為女皇大道,但當時的翻譯員把QUEEN字譯為「皇后」,所以得名「皇后大道」。港府曾於1890年澄清,但由於已沿用幾十年,所以亦無意更改中文譯名。其後皇后大道再向西區伸展,就分稱為皇后大道中及皇后大道西。最後再向東伸展到灣仔之一段,叫皇后大道東。 當年建築「皇后大道」中及東西兩路時,把開山石塊投入附近海邊,成為現在的「新填地」。 「域多利道」Victoria Road 域多利道在堅尼地城西面,接連卑路乍街沿海向西伸展至華富道與薄扶林道。該公路是在維多利亞女皇時期約1910年代築建的郊外街道,初期叫「維多利亞慶典道」(Victoria Jubilee Road)。後來改為Victoria Road,但不知何故,中文卻改譯成了「域多利道」。 「域多利皇后街」Queen Victoria Street 域多利皇后街座落在中環街市旁。早年翻譯員把「Queen」譯為「皇后」,而不是「女皇」。亦沿用不改了。 「伊利近街」(Elgin Street) 伊利近街在1861年建成,由荷李活道曲折而上堅道,老香港無人不識。是以伊利近伯爵1861年到港而命名的,當年他指揮英法聯軍攻入北京,以全權公使身分,簽署了「北京條約」和「天津條約」。九龍半島劃入英國統治之條約,就是他簽署的。 「英皇道」King's Road 英皇道大慨是在1920-1935年代才陸續填海、開山劈石擴建成的。到1935年6月才正式命名,以念英皇佐治5世登基25年。 早年銅鑼灣天后廟對出的一帶都是海旁與沼澤,東面山頭很多都是石礦場,人跡罕至,亦未有馬路接連東面的各個灣頭村莊,如七姊妹村、掃箕灣村(即筲箕灣)、鰂魚涌、公巖(即亞公巖)等一帶。1857年英國規劃出的「四環九約」之警察治理範圍時,銅鑼灣以東屬城郊地區,不屬市區範圍,也不歸納於維多利亞城的轄區。 2008-05-07 22:24:02 補充: 1880時到二十世紀初,英商太古洋行開發東區,興建船塢、糖廠及貨倉等等,才開山劈石發展沿岸道路網。到1904年香港電車公司成立,行車路線從堅尼地至筲箕灣。但早年的電車路,由銅鑼灣沿英皇道往筲箕灣那一段是單軌的,亦只有一架電車來往。所以當時在筲箕灣要撘電車到中環,如果錯過了一架車,須苦苦相候,等它回頭才可乘撘。故此早年有「英雄被困筲箕灣」一句流行話。但當時這條由銅鑼灣向東走馬路並未叫英皇道。正式命名要等到1935年6月21日,是紀念英皇佐治5世的。 2008-05-07 22:24:15 補充: 香港於二次大戰期間,曾淪陷於日軍手中。日軍將皇后大道中改叫「中明治通」,英皇道則改為「豐國通」。 「太子道」(Prince Edward Road) 太子道位於九龍,西起大角咀,直伸至觀塘。馬路是紀念1922年訪港的愛德華皇子而命名。初建成時叫宜華徑(Edward Avenue)後改為「英皇子道」(Prince Edward Road),戰後後再改中文名為「太子道」。這個愛德華,就是「不愛江山愛美人」的英國皇帝愛德華八世,1936年他把皇位讓給其弟。這位愛德華皇子於1972年5月逝世。 2008-05-07 22:24:27 補充: 「公主道」(Princess Margaret Road) 全名應是「瑪嘉烈公主道」。她是英女皇伊利莎伯二世的妹妹,1966年應邀訪港主持「英國週」開幕典禮,當時港府把何文田區內的「楠路」改名紀念她。後來公主道擴建成為主要道路。她於2002年中風病逝。 2008-05-07 22:24:37 補充: 以早年的英商巨賈命名的: 「怡和街」Yee Wo Street,「渣甸坊」Jardine's Crescent,「渣甸街」Jardin's Bazaar,「勿地臣街」Matheson Street,「波斯富街」Percival Street,「伊榮街」Irving Street,「景隆街」Cannon Street,「百德新街」Paterson Street,「糖街」Sugar Street,「東角道」East Point Road。 2008-05-07 22:24:52 補充: 這一連串的街道名,都與早期英商渣甸洋行Jardine Matheson(現叫怡和洋行)扯上關係的。1841年英軍佔領香港後,劃出維多利亞灣地段40幅公開投標拍賣,英商渣甸洋行就看中當時銅鑼灣這一帶地區。百多年前這裏是一片淺灘,有一處灣頭如條舌頭樣伸出維多利亞海港的,叫做「東角」;附近還有一個小島名「燈籠洲」,可興建炮台作防衛。自掃桿埔那邊有一條小溪流出入海(流到今日柏寧酒店一處)。渣甸洋行投標得此地段發展為己用,並大興土木,興建碼頭、倉庫、辦公樓等等及把總部自廣州移到香港。此後百多年,銅鑼灣與「東角」這一帶地區的發展便與渣甸洋行息息相關。 2008-05-07 22:25:14 補充: 1841怡和第一間貨倉在銅鑼灣落成。1902年港府在銅鑼灣,禮頓山與大坑之間開闢渣甸坊,怡和街,邊寧頓街等,都以「渣甸」有關的去命名。其後銅鑼灣區開拓的街名,亦大半與渣甸洋行有關,如「勿地臣街」;其中又有不少以渣甸大班命名,如「波斯富」街、「伊榮」街、「百德新」街等。 2008-05-07 22:25:27 補充: 至於「景隆街」Cannon Street英文Cannon一字指大炮,就是指「燈籠洲」島上之炮台而作命名。「糖街」(位於怡和街和告士打道之間的短街),在1868年前曾叫做「銀圓街」,因為有一間政府製造錢幣廠。但造幣廠的生意未如理想,入不敷支,結果於1868年因財政困難而停辦,由怡和洋行以六萬元收購,改建為糖廠製作白糖運往英國及東南亞之殖民地,因此改名「糖街」。 2008-05-07 22:25:36 補充: 「黃埔街 」Whampoa St.,「戴亞街」Dy er Avenue, 「曲街」Cooke St. 「機利士路」Gillies Avenue,「必嘉街」Baker Street, 「溫思勞街」Winslow Street, 「寶其利街」Bulkeley Street: 「畢街」Burd Street 畢街座落於中環禧利街與孖沙街之間,是以當時除渣甸洋行 (Jardine Matheson)及顛地(Dent) 外,另有一間叫「Burd」的英資洋行命名。1841年英國佔據香港時,到香港營商的英資約有十二、三家。這些商行昔日都是主要販賣鴉片的。◇ 希望幫到你
其他解答: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