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標題:
李鴻章是愛國還是賣國?
李鴻章在馬關條約簽訂後,受盡國人所唾駡,但有人說他已盡最大努力,並且捱了日本刺客一槍,究竟他是愛國還是賣國?
最佳解答:
以下是他的簡介和評價: 李鴻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字子黻、漸甫,號少荃、儀叟,諡文忠,安徽合肥人。中國清朝末期重臣,淮軍創始人和統帥,洋務運動的主要倡導者之一。 生平簡介 家世淵源 李鴻章的先祖本姓許,從江西湖口遷至安徽省廬州府合肥縣。李鴻章的八世祖許迎溪將次子慎所過繼給姻親李心庄。李家到李鴻章高祖時,終於勤儉致富,有田二頃。到父親李文安(1801年—1855年),苦讀多年,終於在1838年考取進士,使李氏家族成為當地名門望族。 1823年2月15日(清道光三年正月初五),李鴻章出生於合肥縣東鄉。李鴻章在兄弟中排行第二,大哥李瀚章(1821年—1899年),後來也官至總督;三弟李鶴章、四弟李蘊章、五弟李鳳章、六弟李昭慶(1835年—1873年),後來也都非富即貴。 科舉出身及戎馬功勞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24歲的李鴻章考中進士,選入翰林院任庶吉士。同時,受業曾國藩門下,講求經世之學。三年後翰林院散館,獲留館任編修。 咸豐三年(1853年)受命回籍辦團練,多次領兵與太平軍作戰。1858年冬,入曾國藩幕府襄辦營務。 傳說曾國藩除因與李鴻章父親之交情外,對其才氣極其欣賞,例如從其投曾營時帶來的詩文:「丈夫隻手把吳鉤,意氣高於百尺樓;一萬年來誰著史? 八千里外覓封侯。定將捷足隨途驥,那有閒情逐水鷗! 笑指瀘溝橋畔月,幾人從此到瀛洲?」被曾國藩認為李有大志;其後皖撫翁同書(同治、光緒帝師翁同龢長兄)對太平天國戰爭時棄城逃跑,曾國藩起草《參翁同書片》時採用李鴻章之草稿:「臣職份所在,例應糾參,不敢以翁同書之門第鼎盛瞻顧遷就」(當時翁同書之父翁心存正處高位),並因此更欣賞李鴻章的才華。 1860年,統帶淮揚水師。湘軍佔領安慶後,被曾國藩奏薦「才可大用」,命回合肥一帶募勇。同治元年(1862年),編成淮勇五營,曾國藩以上海系「籌餉膏腴之地」,命淮勇乘英國輪船抵達上海,自成一軍,稱為淮軍。旋經曾國藩推薦任江蘇巡撫。在掌握地方實權後,在江蘇大力擴軍,採用西方新式槍炮,使淮軍在2年內由6000多人增至六、七萬人,成為清軍中裝備精良、戰鬥力較強的一支地方武裝(後來的淮系軍閥集團在此基礎上逐漸形成)。李鴻章到上海後,同外國僱傭軍(後組建為常勝軍)進攻太平軍。1863年和1864年他率淮軍攻陷蘇州、常州等地,和湘軍一起鎮壓了太平天國。接著李鴻章又鎮壓了捻軍,保住了即將崩潰的清王朝,因此被譽為「中興名臣」。 總督直隸及洋務運動 李鴻章軍功顯赫,累任江蘇巡撫、湖廣總督,終於1870年繼曾國藩出任直隸總督,後又兼北洋通商事務大臣,授文華殿大學士,籌辦洋務,成為同治、光緒兩朝的地方重臣。因為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手握兵權,統領一方,有人甚至稱其「坐鎮北洋,遙執朝政」。 清季籌辦北洋艦隊,創辦江南製造局、天津機器局、輪船招商局、電報局、唐胥鐵路、開平礦務局等洋務運動,李鴻章作為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均有程度不等的參與。1894年甲午一役,北洋艦隊覆沒,淮軍亦蒙受重創,李鴻章多年經營洋務而成的局面幾乎盡付東流。戰敗後在各方指責之下[1],原本紅極一時,堪稱疆臣首領的李鴻章,亦從此失勢。 代表清廷簽訂和約 慈禧太后六十大壽之日,破格賞予李鴻章漢人唯一的「三眼花翎」(原只有滿族貝子或以上貴族獨有,曾國藩亦只獲授雙眼花翎)。然甲午兵敗李鴻章之三眼花翎被褫奪,不久當李代表中國赴馬關前向朝廷要求而再獲三眼花翎。 北洋水師在甲午戰爭中被日軍擊敗。李氏受命赴日本春帆樓媾和,交涉期間遇刺負傷,最後訂定馬關條約,割讓台灣、澎湖及遼東半島並賠償二萬萬兩白銀,因此背上賣國罪名。依照當時日方全權大臣伊藤博文強勢的態度,以及日軍進逼山海關的不利戰略形勢,馬關條約的結果已經算是損失最少的狀況了。而他在簽訂條約之前的甲午戰爭的錯誤戰略決策以及水師的虛有其表,也是導致最終屈辱的條約簽訂的主要原因。 傳說李鴻章在簽訂馬關條約後,立誓「終身不履日土」。後來他於1896年環游諸國,出訪俄國、德國、比利時、法國、英國、美國[2],所到之處皆受當地元首接待。返華途中,經橫濱港換乘輪船,他命人在兩船之間搭木板而行,終不違當日之誓。然因甲午戰敗簽約,在輿論指責下,李鴻章調離直督要缺,改督兩廣。 甲午戰敗,李鴻章引為奇恥,乃力主拉攏俄國共同對付日本,結果產生中俄密約,於中國利權做出相當程度的犧牲。亦有傳說為促成此約當中利於俄國的條款,俄方贈銀李鴻章以為收買,惟此事並無直接證據。 1900年八國聯軍進圖京畿之際,李鴻章與兩江劉坤一、湖廣張之洞等督撫協議東南自保,甚至與革命黨人接觸,試探帝後兩宮萬一罹難後之可能政局;帝後抵達西安的消息傳出後,共和之議遂未成局。在西安行在多次敦促之下,原意不願北上收拾殘局的李鴻章方不得已而受命。李鴻章到京,全無談判籌碼,在各國嚴厲要求之下,經多番請示行在,終於在1901年基本按照各國所提條件簽訂辛丑和約;李鴻章心力交瘁,簽約不久便即去世。據傳李鴻章重病彌留之際,俄國公使尚自迫其在不利於清國利權的條款之上簽字,景況堪憐。 身後哀榮 李鴻章有一首臨終詩:「勞勞車馬未離鞍,臨事方知一死難。三百年來傷國步,八千里外吊民殘。秋風寶劍孤臣淚,落日旌旗大將壇;海外塵氛猶未息,諸君莫作等閒看。」兩宮「哭失聲」,孝欽顯皇后稱讚他是「再造玄黃」之人。贈太傅,晉一等肅毅侯,諡文忠。原籍和立功省建祠10處。京師祠由地方官員定期祭祀。清代漢族官員京師建祠僅此一人。 北京李公祠:東城區西總布衚衕27號 天津李公祠:河北區天緯路李公祠東箭道、西箭道。現為五十七中校址,主體建築已被拆毀,僅存附屬兩個小四合院。 保定李公祠:淮軍公所街 上海李公祠:華山路1626號復旦中學內 南京李公祠:白下區四條巷77號、五福巷 濟南李公祠:大明湖,1961年改為辛棄疾紀念祠 據傳李鴻章謝世時留下四千萬兩白銀的巨額財產,民間有「宰相合肥天下瘦」之說。但因其家產被分,無法確定具體數目。其婿張佩綸之孫女即為近代著名作家張愛玲。 評價 李鴻章作為不平等條約的簽訂者,長期蒙受「賣國賊」之評價。近來隨著越來越多的史料出現,這位備受爭議的清末重臣的地位也逐漸獲得一些較為公正的評價。 正面的,他盡力維護中國的利益,洋務圖強,然而無法改變中國落後的現實。對於不平等條約的簽訂,他曾據理力爭,然而無奈國家羸弱,不得不接受屈辱的要求。他與曾國藩等人主導洋務運動是其進步的表現。他也有外交上維護中國的事跡,如在八國聯軍攻佔北京後獨自前往談判,最終不割地而平息事件;在甲午戰爭處於不利情況時曾主動用最小代價來達成和解等,都是他衛國有利的一面。 負面評價主要來自於他曾作出的錯誤決策,後人也多對此詬病。如過於避戰和重視海防而願意犧牲整個新疆放棄疆防;1885年在完勝日本的情況下簽訂的《中日天津會議專條》,給予了日本可以派兵進入朝鮮的權利;與日本的中日甲午戰爭中的指揮失誤導致軍艦在威海衛被全殲;中法戰爭勝利後反而簽訂了不平等條約等。雖然這些不利條約和做法受制於各種客觀條件,但他依然要為這些事件的誤國行爲承擔很重的責任。另外在早期鎮壓太平天國運動時,他殺人過多。這也牽涉到湘軍和淮軍的整體評價。洋務運動和他的一系列措施並沒有改變中國繼續淪落,也讓他的功勞並不顯著。 《清史稿·李鴻章傳》評價說:「中興名臣,與兵事相終始,其勛業往往為武功所掩。鴻章既平大難,獨主國事數十年,內政外交,常以一身當其沖,國家倚為重輕,名滿全球,中外震仰,近世所未有也。生平以天下為己任,忍辱負重,庶不愧社稷之臣;惟才氣自喜,好以利祿驅眾,志節之士多不樂為用,緩急莫恃,卒致敗誤。疑謗之起,抑豈無因哉?」 曾國藩曾說「李少荃拼命做官,俞蔭甫(俞樾)拼命著書」。李鴻章熱中官場,亦深得朝廷倚重,歷數十年而不衰,顯然得益於他的為官之道。 李鴻章的政敵梁啟超對他的評價是:「吾敬李鴻章之才,吾惜李鴻章之識,吾悲李鴻章之遇。」「吾欲以兩言論之,曰:不學無術、不敢破格,是其所短也;不避勞苦、不畏謗言,是其所長也。」 孫中山上書李鴻章時,曾這樣說李鴻章: 「我中堂佐治以來,無利不興,無弊不革,艱難險阻,尤所不辭。如籌海軍、鐵路之難,尚毅然而成立,況於農桑之大政,為民生命脈之所關,且無行之難,又有行之人,豈尚有不為者乎? 」 左宗棠因湘淮派系之爭,以及對國防政策之歧見,與李鴻章素來不睦,甚至勢同水火。在中法戰爭以簽訂有利於法國的中法天津條約結局之後,左宗棠對當時主和的李鴻章作出以下批評:「對中國而言,十個法國將軍,也比不上一個李鴻章壞事」;「李鴻章誤盡蒼生,將落個千古罵名」。在是否收復新疆的問題上他也與李鴻章相左,最終事實證明左宗棠收復新疆是值得肯定的;而李鴻章希望放棄新疆的做法雖然是依其重視海防的道理,但依然是誤國的決策。 李鴻章對自己作為嘗作出以下的總結:「我辦了一輩子的事,練兵也,海軍也,都是紙糊的老虎,何嘗能實在放手辦理,不過勉強塗飾,虛有其表,不揭破尤可敷衍一時。如一間破屋,由裱糊匠東補西貼,居然成一間淨室,明知為紙片糊裱,然究竟不定裏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小風雨,打成幾個窟窿,隨時補葺,亦可支吾應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預備何種修葺材料,何種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術能負其責?」
其他解答:
最佳解答那個只不過是從維基百科複製過來的罷 因此解答問題的是維基,不是解答者 反而我覺得003的解答不錯,起碼不會是答非所問 而且也有個人的見解,因此若有問相似問題的人可以參考一下他的解答。|||||別抄襲!|||||"黑武士"是抄的 ...|||||may be "chung lap"|||||我讀《晚清大變局》的時候, 關於李鴻章是賣國賊不止於李鴻章簽訂馬關條約。 例如中法之戰打了勝仗,卻失了越南。 而主力退出越南的李鴻章,在朝鮮問題上卻不願放手朝鮮, 面對兩個不同附屬國,無論勝敗, 他的政策都令滿清政府喪權辱國。 而甲午戰爭戰敗,有人認為是敗在軍隊的腐敗, 令中國一誤再誤。 加上李鴻章他簽訂了最引人非議的三大條約; 即中日馬關條約,中俄同盟密約及辛丑和約。 受盡國人所唾駡。 但我喜歡也認同書中的一個觀點; 『賣國是背叛國家或為了個人及小集團的私利出讓國家權益的嚴重罪行』 或者是李鴻章在國策上或有失誤, 但在多個重要的國策上,也是有討論及上級授權的。 這可以理解成那一些國策是集體決定。 至於馬關條約,我質疑也是經過上級授權的。 2006-10-24 23:20:31 補充: 所以我認為他是愛國。如果他是賣國,就應包括他的上級。況且,沒證據顯示他為了個人私利而做出那些所謂喪權辱國的事。|||||actrully i think he is 愛國more than 賣國 becoz, he 簽馬關條約is becoz he didn't know much about how to communicate with other countries..but he had try his best to save China... i am studying 李鴻章also..hope i can help u la.. sori i can't type chinese....|||||李鴻章是中立
李鴻章是愛國還是賣國?
此文章來自奇摩知識+如有不便請留言告知
發問:李鴻章在馬關條約簽訂後,受盡國人所唾駡,但有人說他已盡最大努力,並且捱了日本刺客一槍,究竟他是愛國還是賣國?
最佳解答:
以下是他的簡介和評價: 李鴻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字子黻、漸甫,號少荃、儀叟,諡文忠,安徽合肥人。中國清朝末期重臣,淮軍創始人和統帥,洋務運動的主要倡導者之一。 生平簡介 家世淵源 李鴻章的先祖本姓許,從江西湖口遷至安徽省廬州府合肥縣。李鴻章的八世祖許迎溪將次子慎所過繼給姻親李心庄。李家到李鴻章高祖時,終於勤儉致富,有田二頃。到父親李文安(1801年—1855年),苦讀多年,終於在1838年考取進士,使李氏家族成為當地名門望族。 1823年2月15日(清道光三年正月初五),李鴻章出生於合肥縣東鄉。李鴻章在兄弟中排行第二,大哥李瀚章(1821年—1899年),後來也官至總督;三弟李鶴章、四弟李蘊章、五弟李鳳章、六弟李昭慶(1835年—1873年),後來也都非富即貴。 科舉出身及戎馬功勞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24歲的李鴻章考中進士,選入翰林院任庶吉士。同時,受業曾國藩門下,講求經世之學。三年後翰林院散館,獲留館任編修。 咸豐三年(1853年)受命回籍辦團練,多次領兵與太平軍作戰。1858年冬,入曾國藩幕府襄辦營務。 傳說曾國藩除因與李鴻章父親之交情外,對其才氣極其欣賞,例如從其投曾營時帶來的詩文:「丈夫隻手把吳鉤,意氣高於百尺樓;一萬年來誰著史? 八千里外覓封侯。定將捷足隨途驥,那有閒情逐水鷗! 笑指瀘溝橋畔月,幾人從此到瀛洲?」被曾國藩認為李有大志;其後皖撫翁同書(同治、光緒帝師翁同龢長兄)對太平天國戰爭時棄城逃跑,曾國藩起草《參翁同書片》時採用李鴻章之草稿:「臣職份所在,例應糾參,不敢以翁同書之門第鼎盛瞻顧遷就」(當時翁同書之父翁心存正處高位),並因此更欣賞李鴻章的才華。 1860年,統帶淮揚水師。湘軍佔領安慶後,被曾國藩奏薦「才可大用」,命回合肥一帶募勇。同治元年(1862年),編成淮勇五營,曾國藩以上海系「籌餉膏腴之地」,命淮勇乘英國輪船抵達上海,自成一軍,稱為淮軍。旋經曾國藩推薦任江蘇巡撫。在掌握地方實權後,在江蘇大力擴軍,採用西方新式槍炮,使淮軍在2年內由6000多人增至六、七萬人,成為清軍中裝備精良、戰鬥力較強的一支地方武裝(後來的淮系軍閥集團在此基礎上逐漸形成)。李鴻章到上海後,同外國僱傭軍(後組建為常勝軍)進攻太平軍。1863年和1864年他率淮軍攻陷蘇州、常州等地,和湘軍一起鎮壓了太平天國。接著李鴻章又鎮壓了捻軍,保住了即將崩潰的清王朝,因此被譽為「中興名臣」。 總督直隸及洋務運動 李鴻章軍功顯赫,累任江蘇巡撫、湖廣總督,終於1870年繼曾國藩出任直隸總督,後又兼北洋通商事務大臣,授文華殿大學士,籌辦洋務,成為同治、光緒兩朝的地方重臣。因為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手握兵權,統領一方,有人甚至稱其「坐鎮北洋,遙執朝政」。 清季籌辦北洋艦隊,創辦江南製造局、天津機器局、輪船招商局、電報局、唐胥鐵路、開平礦務局等洋務運動,李鴻章作為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均有程度不等的參與。1894年甲午一役,北洋艦隊覆沒,淮軍亦蒙受重創,李鴻章多年經營洋務而成的局面幾乎盡付東流。戰敗後在各方指責之下[1],原本紅極一時,堪稱疆臣首領的李鴻章,亦從此失勢。 代表清廷簽訂和約 慈禧太后六十大壽之日,破格賞予李鴻章漢人唯一的「三眼花翎」(原只有滿族貝子或以上貴族獨有,曾國藩亦只獲授雙眼花翎)。然甲午兵敗李鴻章之三眼花翎被褫奪,不久當李代表中國赴馬關前向朝廷要求而再獲三眼花翎。 北洋水師在甲午戰爭中被日軍擊敗。李氏受命赴日本春帆樓媾和,交涉期間遇刺負傷,最後訂定馬關條約,割讓台灣、澎湖及遼東半島並賠償二萬萬兩白銀,因此背上賣國罪名。依照當時日方全權大臣伊藤博文強勢的態度,以及日軍進逼山海關的不利戰略形勢,馬關條約的結果已經算是損失最少的狀況了。而他在簽訂條約之前的甲午戰爭的錯誤戰略決策以及水師的虛有其表,也是導致最終屈辱的條約簽訂的主要原因。 傳說李鴻章在簽訂馬關條約後,立誓「終身不履日土」。後來他於1896年環游諸國,出訪俄國、德國、比利時、法國、英國、美國[2],所到之處皆受當地元首接待。返華途中,經橫濱港換乘輪船,他命人在兩船之間搭木板而行,終不違當日之誓。然因甲午戰敗簽約,在輿論指責下,李鴻章調離直督要缺,改督兩廣。 甲午戰敗,李鴻章引為奇恥,乃力主拉攏俄國共同對付日本,結果產生中俄密約,於中國利權做出相當程度的犧牲。亦有傳說為促成此約當中利於俄國的條款,俄方贈銀李鴻章以為收買,惟此事並無直接證據。 1900年八國聯軍進圖京畿之際,李鴻章與兩江劉坤一、湖廣張之洞等督撫協議東南自保,甚至與革命黨人接觸,試探帝後兩宮萬一罹難後之可能政局;帝後抵達西安的消息傳出後,共和之議遂未成局。在西安行在多次敦促之下,原意不願北上收拾殘局的李鴻章方不得已而受命。李鴻章到京,全無談判籌碼,在各國嚴厲要求之下,經多番請示行在,終於在1901年基本按照各國所提條件簽訂辛丑和約;李鴻章心力交瘁,簽約不久便即去世。據傳李鴻章重病彌留之際,俄國公使尚自迫其在不利於清國利權的條款之上簽字,景況堪憐。 身後哀榮 李鴻章有一首臨終詩:「勞勞車馬未離鞍,臨事方知一死難。三百年來傷國步,八千里外吊民殘。秋風寶劍孤臣淚,落日旌旗大將壇;海外塵氛猶未息,諸君莫作等閒看。」兩宮「哭失聲」,孝欽顯皇后稱讚他是「再造玄黃」之人。贈太傅,晉一等肅毅侯,諡文忠。原籍和立功省建祠10處。京師祠由地方官員定期祭祀。清代漢族官員京師建祠僅此一人。 北京李公祠:東城區西總布衚衕27號 天津李公祠:河北區天緯路李公祠東箭道、西箭道。現為五十七中校址,主體建築已被拆毀,僅存附屬兩個小四合院。 保定李公祠:淮軍公所街 上海李公祠:華山路1626號復旦中學內 南京李公祠:白下區四條巷77號、五福巷 濟南李公祠:大明湖,1961年改為辛棄疾紀念祠 據傳李鴻章謝世時留下四千萬兩白銀的巨額財產,民間有「宰相合肥天下瘦」之說。但因其家產被分,無法確定具體數目。其婿張佩綸之孫女即為近代著名作家張愛玲。 評價 李鴻章作為不平等條約的簽訂者,長期蒙受「賣國賊」之評價。近來隨著越來越多的史料出現,這位備受爭議的清末重臣的地位也逐漸獲得一些較為公正的評價。 正面的,他盡力維護中國的利益,洋務圖強,然而無法改變中國落後的現實。對於不平等條約的簽訂,他曾據理力爭,然而無奈國家羸弱,不得不接受屈辱的要求。他與曾國藩等人主導洋務運動是其進步的表現。他也有外交上維護中國的事跡,如在八國聯軍攻佔北京後獨自前往談判,最終不割地而平息事件;在甲午戰爭處於不利情況時曾主動用最小代價來達成和解等,都是他衛國有利的一面。 負面評價主要來自於他曾作出的錯誤決策,後人也多對此詬病。如過於避戰和重視海防而願意犧牲整個新疆放棄疆防;1885年在完勝日本的情況下簽訂的《中日天津會議專條》,給予了日本可以派兵進入朝鮮的權利;與日本的中日甲午戰爭中的指揮失誤導致軍艦在威海衛被全殲;中法戰爭勝利後反而簽訂了不平等條約等。雖然這些不利條約和做法受制於各種客觀條件,但他依然要為這些事件的誤國行爲承擔很重的責任。另外在早期鎮壓太平天國運動時,他殺人過多。這也牽涉到湘軍和淮軍的整體評價。洋務運動和他的一系列措施並沒有改變中國繼續淪落,也讓他的功勞並不顯著。 《清史稿·李鴻章傳》評價說:「中興名臣,與兵事相終始,其勛業往往為武功所掩。鴻章既平大難,獨主國事數十年,內政外交,常以一身當其沖,國家倚為重輕,名滿全球,中外震仰,近世所未有也。生平以天下為己任,忍辱負重,庶不愧社稷之臣;惟才氣自喜,好以利祿驅眾,志節之士多不樂為用,緩急莫恃,卒致敗誤。疑謗之起,抑豈無因哉?」 曾國藩曾說「李少荃拼命做官,俞蔭甫(俞樾)拼命著書」。李鴻章熱中官場,亦深得朝廷倚重,歷數十年而不衰,顯然得益於他的為官之道。 李鴻章的政敵梁啟超對他的評價是:「吾敬李鴻章之才,吾惜李鴻章之識,吾悲李鴻章之遇。」「吾欲以兩言論之,曰:不學無術、不敢破格,是其所短也;不避勞苦、不畏謗言,是其所長也。」 孫中山上書李鴻章時,曾這樣說李鴻章: 「我中堂佐治以來,無利不興,無弊不革,艱難險阻,尤所不辭。如籌海軍、鐵路之難,尚毅然而成立,況於農桑之大政,為民生命脈之所關,且無行之難,又有行之人,豈尚有不為者乎? 」 左宗棠因湘淮派系之爭,以及對國防政策之歧見,與李鴻章素來不睦,甚至勢同水火。在中法戰爭以簽訂有利於法國的中法天津條約結局之後,左宗棠對當時主和的李鴻章作出以下批評:「對中國而言,十個法國將軍,也比不上一個李鴻章壞事」;「李鴻章誤盡蒼生,將落個千古罵名」。在是否收復新疆的問題上他也與李鴻章相左,最終事實證明左宗棠收復新疆是值得肯定的;而李鴻章希望放棄新疆的做法雖然是依其重視海防的道理,但依然是誤國的決策。 李鴻章對自己作為嘗作出以下的總結:「我辦了一輩子的事,練兵也,海軍也,都是紙糊的老虎,何嘗能實在放手辦理,不過勉強塗飾,虛有其表,不揭破尤可敷衍一時。如一間破屋,由裱糊匠東補西貼,居然成一間淨室,明知為紙片糊裱,然究竟不定裏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小風雨,打成幾個窟窿,隨時補葺,亦可支吾應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預備何種修葺材料,何種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術能負其責?」
其他解答:
最佳解答那個只不過是從維基百科複製過來的罷 因此解答問題的是維基,不是解答者 反而我覺得003的解答不錯,起碼不會是答非所問 而且也有個人的見解,因此若有問相似問題的人可以參考一下他的解答。|||||別抄襲!|||||"黑武士"是抄的 ...|||||may be "chung lap"|||||我讀《晚清大變局》的時候, 關於李鴻章是賣國賊不止於李鴻章簽訂馬關條約。 例如中法之戰打了勝仗,卻失了越南。 而主力退出越南的李鴻章,在朝鮮問題上卻不願放手朝鮮, 面對兩個不同附屬國,無論勝敗, 他的政策都令滿清政府喪權辱國。 而甲午戰爭戰敗,有人認為是敗在軍隊的腐敗, 令中國一誤再誤。 加上李鴻章他簽訂了最引人非議的三大條約; 即中日馬關條約,中俄同盟密約及辛丑和約。 受盡國人所唾駡。 但我喜歡也認同書中的一個觀點; 『賣國是背叛國家或為了個人及小集團的私利出讓國家權益的嚴重罪行』 或者是李鴻章在國策上或有失誤, 但在多個重要的國策上,也是有討論及上級授權的。 這可以理解成那一些國策是集體決定。 至於馬關條約,我質疑也是經過上級授權的。 2006-10-24 23:20:31 補充: 所以我認為他是愛國。如果他是賣國,就應包括他的上級。況且,沒證據顯示他為了個人私利而做出那些所謂喪權辱國的事。|||||actrully i think he is 愛國more than 賣國 becoz, he 簽馬關條約is becoz he didn't know much about how to communicate with other countries..but he had try his best to save China... i am studying 李鴻章also..hope i can help u la.. sori i can't type chinese....|||||李鴻章是中立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