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標題:

香港歷史資料

發問:

我想知道以下香港歷史??????? 1.沙田 2.九龍塘 3.青衣 4.士瓜彎

最佳解答:

圖片參考:http://www.st-wai.org/IMAGE/line.gif 沙田之緣起 昔日的「沙田」原是一塊遍佈荊棘的荒蕪園地,所以稱之為「棘園」;及後,又被稱為「瀝源」。 「瀝源」,即清水之源,而早期先民居住所在和建立的村落,都是坐落於水源 (今城門河) 之側,而當時之流水乃非常清澈,是故得名。 「瀝源」,古時又稱「瀝源堡」,或稱「瀝源洞」。 由於「沙田」古名「瀝源」,故此,沙田首個公共屋,亦以「瀝源」作命名。 「沙田」本是村名,在「瀝源」芸芸村落中,以「沙田」命名的,包括有「沙田圉」(位於今博康側) 及「沙田頭」(位於今秦石側) 。 1898年當中(滿清政府)英簽訂北京條約後,英國以99年租借得「新界」,並隨即派員勘察及接收新界各地方,並由九龍越山至「沙田圍」,並向村民查問地方名稱,時村民以該村名據報,從此,英軍就誤把整個「瀝源」作為「沙田」,而此一名稱,更沿用至今。 圖片參考:http://www.st-wai.org/IMAGE/line.gif 昔日之沙田 「香港」何以得名,向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其中一個說法,乃是與 “香木”有關,一個「運香(香木)之港」,故逐漸被人稱為「香港」。 (“香木”或“香樹”又名“牙香樹”,原名“白木香”,又稱“土沉香”,或“女兒香”。) “香木”,一般通稱“莞香”,又名古蜜香樹,原產於安南北部,後移植廣東,這種香木最適宜於堅實而瘠的黃土中生長,此類土質,以今之香港、寶安縣及東莞縣一帶地方最多,而種的香樹亦是最佳的。 据說,從前京師及蘇杭等達官貴人、皇室貴族,莫不爭購“香木”,至是“香木” 身價名貴,因此,在當時種植香樹便成為一種極為重要的經濟活動,不少居民均賴以此為生計。 香木之所以行銷各地,乃由於其多蕊汁及味極香,製成香料後,其香氣馥郁,沁人心脾,一香在宅,實在滿屋清涼。 昔日的香港,盛產香木的主要有「沙螺灣」及「瀝源」,不過,清初時,由於明朝遺臣鄭成功等於沿海進行反清,由於清朝廷未能制勝,遂採堅壁清野政策,實行「遷界」,下令沿海居民向內陸遷移五十里,自清順治十八年( 1661年) 至康熙元年(1663年),先後三遷其界,村民被逼斬伐香樹,放棄家園,然後北遷,流徙他鄉;及至復界後,不單種香樹的技術已失,就連老香樹亦已遭斬殆盡,村民遂不能靠此維生,種香業乃告衰落。 「遷界」後,「瀝源」頓成荒蕪之地,更一度淪為盜賊藏身之所。康熙八年(1670年) ,沿海地方漸漸復界,然而,「瀝源」之復界乃遲至康熙廿三年(1685年),比起今新界其他地區較晚,因此發展稍為遜色。 圖片參考:http://www.st-wai.org/IMAGE/line.gif 沙田之「原居民」 新界地域的所謂「原居民」,即其先祖於英國人租借新界 (1898年) 前己於新界定居者。 沙田之「原居民」,大致分為兩類:「本地」和「客家」。 前者多於明末或清初,由廣東南移定居,而後者多於清初復界後搬來。清復界後,遷回者不多,沿海地區仍然荒蕪,清政府為著開墾荒地,遂採取其獎勵墾荒的政策,康熙、雍正、及乾隆年間,清政府悉力招募農民墾殖沿海荒地,自廣東的東、西、韓江流域及閩、贛二省的客籍農民,漸漸南遷,分別定居於大埔林村谷、沿大埔海北岸八仙嶺腳下以及「瀝源」等。 由於「本地」較早定居於「瀝源」,故多建村於近水源以及較肥沃之土地上,如「積存圍」(通稱「大圍」)、「小瀝源」、「田心圍」(簡稱「田心」)及「隔田」等村便是;「客家」遷來較晚,故往往只能建村於山邊、山腰甚至山頂處。 圖片參考:http://www.st-wai.org/IMAGE/line.gif 沙田墟市 「大埔墟」,乃是新界地區在清朝新安縣治期間所建立的四所墟市之一,位於今大埔汀角路天后宮旁,建於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墟期為每月的一、三、五日,俗稱「舊墟」。 及後,「舊墟」附近一帶的村落由於不滿「舊墟」對於租稅每多苛索,於是組成「七約」,並進而籌建新市。 新墟市名「太和」,建於清光緒十九年(1893年),位於今大埔富善街文武廟旁,墟期為每月的三、六、九日。 新墟建後不久,「七約」即發起建橋,以方便趁墟的人士,開墟後的第三年,〔廣福橋〕即告落成,受惠的當然包括當時的「瀝源」鄉民。 當時的「瀝源」是支持建墟和建橋的,因為「瀝源」本身並無墟集,物品必須從他處購買,倘大埔同時出現兩個墟場時,由於競爭大,物品價格自當較前廉宜,亦無需再遠赴深圳了;時「深圳墟」是整個新安縣內最大的墟市,更是整個新安縣的貨物集散中心,墟期是每月的二、五、八日,那裹各類貨品不但多,而且比較便宜。 「瀝源」不像新界其他區份在很久之前便已建立墟集,它的墟市要遲至戰後?出現,但亦只享有二十多年光景,至七十年代中期,隨著新市鎮的發展而煙消雲散。 九龍塘歷史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8/80/KowloonTong_HoTungRoad.jpg/200px-KowloonTong_HoTungRoad.jpg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何東道 1920年代,香港政府開發九龍塘,試行將該區發展為低密度住宅區。區內以平房及別墅為主,並保留著不少樹木,頗具市郊風味。開發初期,該區吸引了不少英國富商居住。為解他們思鄉之情,區內街道多以英國的郡名來命名。 九龍塘花園建於戰前,到現在那裡仍然保留了很多數十年歷史甚至是花園建立時1920年代最早一批的屋宇。在九龍塘發展洋房式住宅區初期,1925年工程遇上省港大罷工及發展商病逝而面對清盤危機,部分業主及股東請求何東協助,何東先組織成「九龍塘花園會所」,然後繼續未完的工程,別墅於1929年相繼落成。由於感謝何東協助的功勞,將區內原本全以英國郡為名的街道選取一條命名何東道。 九龍塘花園是香港首個參照英國規劃師霍華德(Ebenezer Howard)著名的「田園都市」(Garden City)概念建成的。有說 這是失敗例子,不過亦是香港少有的洋房式住宅區。政府亦有見乃此,特別將這特式保留,規定那裡的發展最高地積比率和 層數為0.6及三層。因而這麼多年來,那裡的屋宇都是低密度。亦因為這樣,那些地主想重建為數十層高的樓宇也不可能,因為這樣,令到地主將土地賣/租給一些酒店、老人院、婚紗舖只需要三層樓面的舖頭,亦因為這樣,慢慢形成今天的模樣。 1956年,獲香港政府撥地興建的香港浸會學院啟用。 1974年,九廣鐵路公司為配合地下鐵路的興建,特別於九龍塘設站(現為九廣東鐵車站之一),以便在地鐵觀塘綫於1979年建成後,作為該線的轉車站。而隨著獅子山隧道及香港海底隧道和西區海底隧道通車,九龍塘成為連接香港島和新界的主要通道。 青衣 青衣早在1970年代中期便開始開發,先在1974年建成青衣大橋,而近青衣橋的長青邨便在1977年落成,為青衣首個公共屋邨。青衣隨後到1980年代中期才正式大舉開發,除了有大量公共屋邨落成外,1988年青荃橋亦正式通車。2005年,位於青衣東南填海區的九號貨櫃碼頭的六個泊位全面啟用 土瓜灣 土瓜灣名稱的由來有兩個說法,一是因為土瓜灣舊日的海灣「海心島」的形狀像土瓜(即參薯)而得名。另一說法是當時那裡的居民以種植土瓜為主而得名。[2] 社區環境 五十年代初,土瓜灣仍為荒蕪,區內主要為工廠,直至六十年代才漸漸發展起來。商舖主要集中在土瓜灣道,工廠大廈和住宅式工場則於九龍城道與馬頭圍道,後因工業轉營,工廠慢慢搬遷,部份工廠大廈演變成現在內地旅行團購物的地方。 由於土瓜灣屬於一個舊區,因此舊式住宅樓宇林立,租金較便宜,消費亦不太高,故吸引了不少新移民居住在這區。此外因為是舊區關係,區內有不少老人院。[2] 啟德機場關閉後,有不少新私人屋苑在土瓜灣落成,如帝庭豪園、傲雲峰和翔龍灣。

其他解答:

有些資料看不清楚...

免費註冊體驗

 

此文章來自奇摩知識+如有不便請留言告知

arrow
arrow

    香港美食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