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標題:

什麼是移山填海?

發問:

什麼是移山填海?

最佳解答:

香港填海工程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转到: 导航, 搜尋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9/94/Symbol_support_vote.svg/16px-Symbol_support_vote.svg.png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c/ca/Hong_Kong_reclamation.png/300px-Hong_Kong_reclamation.png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香港填海概況,灰色代表已存在的填海地,紅色代表計劃中的填海地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5/57/Victoria_City_and_Kowloon_1915.jpg/300px-Victoria_City_and_Kowloon_1915.jpg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1915年的香港地圖,當時的九龍半島不少地區仍未填海,如紅磡灣 香港主要依賴填海來擴展土地。香港山多平地少,逼使香港政府以移山填海方式擴展土地。截至2002年,香港的填海土地已超過67平方公里,佔香港總面積超過6.5%。而填海範圍一般會在維多利亞港之內,但亦有不少填海工程於香港其他海域進行。 填海的方式 最初期的填海方式,只是把開發時所產生的沙泥碎石,直接傾倒進海裡去。這種方式,造出來的陸地最接近自然海岸。不過,若然填海地所處的水流比較急,水流對海岸的衝擊,會漸漸侵蝕填海區。過去政府對淺水灣的擴展工程,就曾遇過這個問題。 若堆填範圍比較大的話,比較好的填海辦法,是先用比較穩固的填料在填海範圍修築堤圍,然後再把填料傾倒進堆填區內。這種堆填方式最為常用,亦是最普遍的堆填方式。現時香港的西九龍填海區,就是用這種方法,把原來的油麻地避風塘的堤圍連結,再把沙石傾倒進堤圍內,再等候填料沉澱,然後再在新填海區開展建造工程。沙田新市鎮亦是採用這種方式進行填海工程。 若填料只是沙泥,大可直接傾倒進海裡。不過,若填料是汙泥或垃圾的話,在填海之前,要先行平整海床。平整海床的方式是先把海底的汙泥挖起,並在海底及堤岸舖設防止污水滲漏的膠膜,然後才可以把填料倒進堆填範圍之內。否則的話,汙泥在表層建築物的壓力作用下會滑動,使地面造成不平均沉降。 歷史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zh/thumb/3/34/HK_Statue_Square_1910.jpg/250px-HK_Statue_Square_1910.jpg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1920年代的皇后像廣場以及最高法院,都是建於中環的填海地上,時至今日,該處已距離海岸線有一段距離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d/d0/Hongkong_Central_1955.jpg/250px-Hongkong_Central_1955.jpg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1955年正逐步延伸的中環海岸線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7/75/ShaTin-ShingMunRiver-EarlyStageOfDevelopment.jpg/250px-ShaTin-ShingMunRiver-EarlyStageOfDevelopment.jpg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1982年,沙田新市鎮發展中期,填海工程已完成,而部份建設(如沙田馬場及沙田第一城)也經已落成 香港於1842年,即香港開埠後的第二年,便已經進行第一次非正式的填海工程。當時,香港島中環皇后大道及雲咸街的興建造成大量沙石,為免搬運至其他地區存放,於是直接把沙石推進維多利亞港,擴大維多利亞城的發展面積。而香港首次的正式填海工程,則是於1852年展開的文咸填海計劃。填海位置在今日上環文咸東街一帶,目的是將上環的發展面積進一步增加,以興建政府部門及港口設施,發展維多利亞城。其後,政府於1860年代至1900年代進行一系列的填海工程,使香港島北岸西至堅尼地城,東至銅鑼灣,製造了不少土地。1920年代,灣仔再進行一輪填海工程後,之後直到戰前香港島也沒有任何填海工程。 至於九龍半島方面,自從英國於1860年取得該地後,於1867年便於九龍角出現首次非正式填海工程。1876年,在油麻地擁有地段的業主,自行進行填海工程,成為今日新填地街一帶。九廣鐵路英段工程中,在1914年於尖沙咀梳士巴利道以南填海,以興建尖沙咀火車站的路軌。值得留意的是,雖然九龍半島此後也進行了不少填海工程,但在戰前時期的,大多是私人進行的。這是因為當時的政府集中發展香港島北部,對九龍半島的土地需求甚少。唯一例外就只有於1930年興建啟德機場時政府所進行的填海工程。這是1920年代時何啟與區德於土瓜灣至九龍灣之間填海發展啟德濱住宅區失敗後,遺留下來的剩餘工程。而於香港日治時期,日軍亦為進一步擴建啟德機場而進行大規模填海,填海所使用的沙石來源包括來自拆毀九龍寨城的城牆,以及炸毀宋王臺等破壞行為。 香港重光後首個填海工程是位於新界沙田區,亦是新界的第一個大規模填海工程,於1950年在城門河畔由一劉姓商人填海,以興建沙田墟住宅區。至於香港政府方面,同樣在1950年開始填平銅鑼灣避風塘,原址興建維多利亞公園。1950年代至1960年代,政府也於柴灣與小西灣、啟德機場、觀塘工業區及紅磡灣等地進行填海。而隨著香港新市鎮的規劃,香港政府亦開始在新界進行大規模填海工程。1966年,為配合屯門新市鎮發展計劃,政府開始在青山灣填海。1970年代,荃灣、醉酒灣(今葵涌貨櫃碼頭)以及沙田等新市鎮都有大規模填海工程。1970年代後期至1980年代,香港島及九龍半島也進行了不少填海工程,範圍不僅限於維多利亞港內,例如香港島南部的香港仔、鴨脷洲及鋼線灣(現成為數位港)等地方,均進行以興建住宅為目的的填海。除住宅之外,也有填海計劃是為了發展工業的,包括於1985年落成的大埔工業村。1980年代初,地鐵港島線興建期間,在港島東部進行多項移山填海工程,包括移平康山,及在太古城、西灣河、筲箕灣至杏花邨海面填海。所得的土地興建了港島東區走廊、東區海底隧道及住宅物業。 1989年,香港政府公佈香港機場核心計劃,當中不少計劃需要進行填海,包括赤鱲角的香港國際機場、東涌及大蠔新市鎮、北大嶼山及西九龍等。而於1990年代初期,香港政府也提出多個填海建議,在中環、灣仔、九龍角、東南九龍、青洲、交椅洲及竹篙灣等進行填海,其中中環及灣仔填海計劃其後被落實。因此,1990年代可以說是香港填海的黃金年代。 然而,香港政府的鴻圖大計惹來了一些環保人士不滿,認為填海工程數量太多以及沒有需要,並破壞海港。2003年,環保人士於香港終審法院成功推翻當時的灣仔填海計劃(詳見下文),而且法官提及到需要「有迫切及凌駕性的當前需要」才能夠填海,直接影響香港的未來規劃,多個基建項目需要重新檢討,更令部份計劃的完成日期變個遙遙無期,例如東南九龍發展計劃(當中包括香港第二個郵輪碼頭)、中環灣仔繞道及北港島綫等。 現況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8/87/Victoria_Harbour_from_City_Hall_14-Oct-2005_%281%29.jpg/250px-Victoria_Harbour_from_City_Hall_14-Oct-2005_%281%29.jpg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維多利亞港中環岸邊在填海。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6/68/HKWanchaiwaterfront.jpg/250px-HKWanchaiwaterfront.jpg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經填海發展得出土地的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新翼及中環廣場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b/be/Disneyland_Site_from_the_air.jpg/250px-Disneyland_Site_from_the_air.jpg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為興建香港迪士尼樂園度假區而進行的竹篙灣填海工程 截至2006年,香港有3個填海工程進行中或暫停檢討中。 中環及灣仔填海計劃 主條目:中環及灣仔填海計劃 香港規劃署於1989年,完成中環及灣仔填海計劃可行性研究,落實在上環港澳碼頭與銅鑼灣避風塘之間,進行新一輪的填海工程。填海區由中環、添馬艦及灣仔會議展覽中心3個由公園及綠化地帶分隔的地區發展範圍組合而成,並分為5期發展。從1993年至2006年期間,其中的3期發展經已完成,包括中環的第一及第二期,以及灣仔的第一期,總共製造了32.3公頃的填海土地。剩餘下來進行中或暫停檢討中,分別是中環的第三期及灣仔的第二期。 填海計劃的主要目的,主要是為基建提供土地建設,包括地鐵機場快綫及東涌綫香港站、沙中線、北港島綫、中環灣仔繞道、東區走廊連接路,以及新中環渡輪碼頭等。此外,計劃亦希望以建造一條世界級的海濱長廊,為區內提供額外休憩及綠化用地,以及改善海岸的觀感。 現時進行中的中環第三期填海工程,主要是發展添馬艦對出的用地,並連接中環填海區及灣仔填海區。填海土地將用作興建新中環天星碼頭及公眾碼頭、鐵路及道路預留位置、軍用碼頭泊位預留位置,以及海濱散步長廊等。工程於2003年2月動工,預計於2008年年底完成。 正在檢討中的灣仔第二期填海工程,連接灣仔填海區及銅鑼灣海旁。填海土地將用作興建鐵路及道路預留位置,以及興建一些外休憩及綠化設施,以優化一帶的海濱。由於香港政府於2003年的灣仔填海計劃司法覆核中敗訴,故此需要重新檢討整個計劃,暫時並未有最後定案。 竹篙灣填海工程 主條目:香港迪士尼樂園度假區 1999年11月,華特迪士尼公司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宣佈香港迪士尼樂園發展計劃,興建香港迪士尼樂園度假區。度假區座落於大嶼山竹篙灣,設施包括迪士尼樂園主題公園、兩間度假酒店及迪欣湖水上活動中心,亦有相關交通配套,包括地鐵迪士尼綫欣澳站及迪士尼站、竹篙灣公路及竹篙灣碼頭。為拓展足夠的平地,竹篙灣需要一個大型的填海工程。事實上早於1990年代,香港政府已計劃在竹篙灣填海興建貨櫃碼頭,但因興建迪士尼樂園,貨櫃碼頭新址仍有待定案。 竹篙灣填海工程分為兩期進行,內容主要包括於竹篙灣填海280公頃,以及於陰澳填海10公頃,連相關配套設施的工程,預計耗資136億港元。已完成的填海工程第一期,於竹篙灣及陰澳總共填海230公頃,以方便迪士尼樂園第一期發展計劃。工程於2000年5月8日開始,2002年12月7日完成。正在進行中的填海工程第二期,則於竹篙灣填海60公頃,以配合將來迪士尼樂園第二期發展計劃。工程於2003年4月23日開始,預計將於2009年1月19日完成。

免費註冊體驗

 

此文章來自奇摩知識+如有不便請留言告知

其他解答:

是不要山,山的泥土放在海上,地愈來愈多。那就是移山填海|||||拎山果d 泥 黎填落海|||||移山填海是把一些泥土放進海褱,令它變成土地。|||||則係產平個生...用來填滿海成陸地~~|||||將山的泥土沙石剷走.這樣山就消失.為之移山. 將那些泥土倒入海中,把陸地增加.為之填海.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香港美食推薦 的頭像
    香港美食推薦

    香港美食推薦

    香港美食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