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趙聿修紀念中學的資料
此文章來自奇摩知識+如有不便請留言告知
發問:
我想要趙聿修紀念中學校` 既背景資料` [長]細就最好喇` 仲有我想問` 如果5年班你考差左2十幾名` 但平時刀有十幾阿既` 入吾入到?!? `如果吾得既話v_v` 應該入邊間好d?` 我刀算有幾多獎狀`課外活動刀有好多`
最佳解答:
資料作參考用途 趙聿修紀念中學 (Chiu Lut Sau Memorial Secondary School) 位於香港元朗區,是一所官立文法英文中學,地址是香港新界元朗體育路7號。此校亦是元朗區五間英文中學之一。 校訓 明善誠身 (Wisdom, Virtue, Honesty, Progress) 值得一提,學校的四個會社名稱由校訓而成,但因單一個「身」字並無意義,而改用「新」字,即是「明」、「善」、「誠」、「新」四社。但就因此被誤會校訓為「明善誠『新』」。而且校訓中英文版本有些許分別。 辦學宗旨 學校為同學提供德智體群美五育均衡發展之機會,並以「明善誠身」校訓為學習方向。 使命 學校透過正規課程及課外活動,加強學生德智體群美之培育;傳授知識與技能,讓學生發揮才能,提昇品行。 歷史 1970年代早期,元朗區的中學學位供不應求。元朗區的中學生在長期被迫跨區到九龍、香港島上學。這情況引起了長期關心元朗教育問題的趙聿修,O.B.E,J.P.的注意。他要求當時的教育署(即現時的教育局)在元朗興建一所新的政府中學以滿足需求,更希望新學校可以開辦預科班。為了落實計劃,趙聿修捐贈港幣100萬元供興建學校和購買設備之用。1976年10月,教育署終於同意在元朗撥地,興建一所官立文法中學,只可惜其本人已於1974年去世。而由於學校主要由捐款興建,學校以捐款人命名,成為「趙聿修紀念中學」。 歷任校長 潘煒棠 (1979-1982) 韋漢忠 (1982-1987) 王忠義 (1987-1994) 鄭劉玉瓊 (1994-2005) 羅蔡妍芳 (2005-) 著名校友 馬德鐘 - 無綫電視藝員 馮佩樂 - 前無綫電視記者 李致和 - 香港三項鐵人代表 李思雅 - 無綫電視藝員,2005年香港小姐落選佳麗,前香港女子網球代表隊成員 簡佩堅 - 2000年香港小姐亞軍,同年世界小姐香港代表 鍾港武 - 民建聯成員,現任油尖旺區議會主席。 管理與組織 學校管理委員會 該校學校管理委員會於1999年9月成立。委員會之主席由教育統籌局代表出任,成員包括校董會代表、社會人士、教師代表、家長代表及校友代表。 學校管理委員會的成立目的,為吸納各界代表集思廣益,共同提升學校管理素質。委員會每學年定期舉行三次會議,以確保學校訂立妥善的管理政策、監督及評估校務策劃之推行,令學校不斷自己完善和改進。 校董會 校董會成員包括趙聿修太平紳士成員、元朗鄉紳、教統局官員及校長等。校董會委派代表出席學校管理委員會,對校政提出意見。校董會設有「趙聿修紀念中學教育基金」,支付各獎學金、贊助學校活動及購買所需設施。 開設科目 中一至中二 以中文授課的科目:中文、普通話、*公民及通識教育、視覺藝術、體育 以英文授課的科目:英文、數學、科學、綜合人民科、電腦認知、*公民及通識教育、音樂、設計與科技、家政 註:*部份以中文授課,部份以英文授課 中三 以中文授課的科目:中文、普通話、*公民及通識教育、視覺藝術、體育 以英文授課的科目:英文、數學、科學、綜合人文科、電腦認知、音樂、*公民及通識教育、設計與科技、家政 註:*部份以中文授課,部份以英文授課 中四至中五 以中文授課的科目:中文、中史、普通話、視覺藝術、體育 以英文授課的科目:英文、數學、附加數、化學、物理、生物、地理、歷史、經濟、電腦、音樂 中六至中七 以中文授課的科目:中國語文及文化、中國文學、中國歷史、視覺藝術、體育 以英文授課的科目:英語運用、數學及統計、純數、歷史、地理、經濟、電腦、電腦應用、化學、物理、生物 課外活動 學業及學業以外的表現 該校學生在中學會考及高級程度會考成績優異,在高級程度會考方面,2003-04年度及格率為94.9%,共取得11優及87良;2004-05年度及格率為95.4%,共取得14優及133良。 至於中學會考方面,2003-04年度及格率為87.7%,共獲94優及501良;2004-05年度及格率為86.3%,共取得126優及455良。 在2008年中學會考放榜中六收生中,文科最低收取分數是15分,理科是22分。 在課外活動方面,該校學生在青年學藝比賽及體育比賽中有超卓表現,男子組在元朗區中學體育比賽中六年內五奪錦標,女子組更連續六年榮獲總冠軍。 學校政策 學業評估政策 學校的學業評估方法,每學期進行測驗及考試各一次。考試佔整體成績80%,測驗、平時分及專題習作佔20%。
其他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