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點解新年期間旺角會有藍巾之亂?咁同黃巾之亂有咩唔同?
發問:
最佳解答:
. 大學台灣政經發展史報告請求幫助「外來政權」的論證? https://tw.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60508022427AAAAjwH 老師最近要我們做這個外來政權的論證 題目以下: 分成兩部份:起源與反駁。起源焦點:誰開始談外來政權?證據是什麼? 反駁:有沒有不同的證據? 有歷史專家可以給我一個方向嗎,告訴我大概需要怎麼做 因為老師非常的愛找人麻煩 做錯 就會一直質問 1 個解答 · 歷史 · 2 天前 點解新年期間旺角會有藍巾之亂?咁同黃巾之亂有咩唔同? 1 個解答 · 歷史 · 10 小時前 回答: 「創傷」的文字也是一種力量! PassionTimes 熱血時報 - 2016年5月4日 作者:黃銳華 過去十數年,社會經常提倡「正能量」,倡導正向思考,認為人應該樂觀、積極、開朗、知足、包容、大愛、寬容、豁達、刻苦、發奮、感恩、陽光……(下省三千字) 社會好像在告訴你,一定要過這樣的人生,否則就是異類。 不過,總有人和我一樣,不喜歡無時無刻都把笑容掛在臉上,也相信其實痛苦、悲傷,甚或頹然,都是人生的一部分。 今期《索書號》,找來「創傷系」作家 Middle Finger 訪問。 以真話對抗矯情 MF 自2014 年夏天開始創作,不時在他的專頁發表作品,去年書展推出了首部散文集《如果有些衰嘢不能向你坦白》,作品大受歡迎,去年底又推出了另一部作品《永遠的平行跣》,銷情同樣不錯。 有看過 MF 作品的話,都會覺得他有少少嘴賤兼抵死,而且經常單刀直入,戳破那些糖衣包裝的虛偽謊言。經常發放負能量,到底佢又點睇自己? 「我本身就是『有碗話碗,有碟話碟』的人。一個普通人不需要唯唯諾諾、面面俱圓,這樣做人很辛苦的。」如此直腸直肚,怕不怕會容易得罪人呀? 「就算你如何建立這副虛偽的表皮,還是無法取得所有人支持的,不如乾脆忠於自己。」夠瀟灑,我鐘意。 香港人向來感情豐富,三色台套套劇都有三角戀,廣東歌大部分都是苦情歌 失戀歌 兵歌或sweet 到爆的冧歌。流行小說向來也是愛情小說的天下,以往當紅的都是女生,張小嫻深雪林詠琛,但近年卻是男性作家的天下。 鄺俊宇因一篇《Whatsapp 的「最後上線時間」》爆紅,之後接連推出多部「治癒」作品,包括《愛你,若只如初見》、《有一種幸福叫忘記》、《數到三,就放手》等,書展時路過他的簽名會,排隊的絕大多數是U16 未成年少女。 Middle 更加架勢,Facebook 專頁超過85 萬like,紅遍港澳台星馬,心水清的讀者應該都知道 Middle Finger 的名字及作品都是二創於他。 多產作家孤泣,也是目前相當流行,受盡妹妹仔歡迎的愛情小說作家。 他們堪稱香港三大「治癒系」作家,喜歡以溫暖細膩的文字,撫慰讀者的情傷,陪伴讀者走過愛情的高山低谷。( 利申:我無睇過,真係無睇過) 治癒系的作品,雖然有人極之喜歡,但卻有人認為過於矯情、造作,甚或是在消費失戀。 MF 就是其中一位對治癒系反感的人:「當時,我眼見很多『治癒系』作家的出現,內容卻盡是無病呻吟,不知所云。」 於是,他開始另闢蹊徑,自立「創傷系」文學。 從此,逝去的再不一定美好,再見也不一定是朋友,Middle Finger 提倡「以德報德,以直報怨。」的愛情觀,與一眾治癒系作家抗衡。 他談的不單愛情,也談社會,也談生活,也談政治。 負能量的時代價值 不過,今時今日的香港已經夠苦,政治上受到北京高度打壓及操控,經濟上樓價租金長年高企,百物騰貴但人工低迷,就連電視電影創作都每況愈下。 這樣的一個社會,到底「創傷文學」、「負能量」還有甚麼價值? MF 就覺得,如果「治癒」的文字是一種力量,「創傷」的文字又為什麼不可以是另一種力量呢? 「『負能量』的價值,在於點破社會的現象和真實面。」對岸的台灣,亦有專門發放「負能量」的 Facebook 專頁《每天來點負能量》,同樣大受歡迎(截至4 月11 日,專頁已有超過35 萬like),你說「負能量」多麼重要。 近來,香港出現了年輕人自殺潮,去年9 月至今已有20 多位學生輕生,教育局以至社會各界,都束手無策。他們只懂得不停向社會灌輸所謂「正能量」,更花錢拍了一條叫人「去面對」的廣告片,結果負評如潮。 「如果我情緒已經崩潰,看見那個不停重複『去面對』口號的廣告,我都想自殺啦。」MF 覺得,他們都是被制度謀殺的蒙難者:「『大人』以為年輕人選擇自殺是逃避,解決不了問題。但是人家還在世的時候,他們一手創立的制度,正是殺人兇器。」 教育局局長吳克儉指,要提高學生的抗逆能力,助他們建立正向思維,MF 直斥:「如果生存就是為了這樣,每天不斷重複,好像還生不如死。」 打破多年來的禁忌與迷思 2014 年,香港曾經充滿希望。一場雨傘革命,發現香港人原來連催淚彈、警棍都不怕,甚至不怕被捕。不過,因著各種原因,雨傘革命最終失敗收場。 金鐘清場時,有人掛起「we’ll be back」的橫額,好像很有希望很有正能量,但清場過後,整個社會卻是灰暗得很。 MF 又點睇? 「『黃絲帶』是自以為政治覺醒的一群人。他們貌似支持民主,實際上不知民主為何物,只是在支持『泛民』。他們的『正能量』是虛構的。明明前方已經頭破血流,還『正能量』個屁?」 係囉,唔係唔比你唱《今天我》,但你唔好喺打緊仗時唱丫嘛! 不過,壓抑多年,今天的社會確實正在開始轉變。 年初一晚,香港市民趁著假日到旺角篤魚蛋,不過食環趕盡殺絕 釀成衝突,失控警方更兩度向天鳴槍,最終觸發了旺角大戰,無槍無炮的市民以磚頭及怒火還擊。 警方事後拘捕了近80 人,當中大部分被控以「暴動」罪,包括新東補選候選人梁天琦。 出人意表地,不少市民都對「暴徒」予以支持,而梁天琦更在選舉中奪得6 萬6 千票,成績非常不錯。 MF 以「一石激起千層浪」形容這些轉變:「很多社會上多年來禁忌的議題,終於正式浮上水面和得到注視。」 熱血公民、普羅政治學苑及香港復興會將會推動「五區公投全民制憲」,以行動將香港人前途的決定權還給香港人。 另外,提倡「香港建國」的「香港民族黨」成立,其他組織如「青年新政」、「香港眾志」等也提出未來要以公投去決定香港前途。 過去大中華民主派視「港獨」為禁忌,現在終於都變得不再忌諱。 其實 MF 的「創傷文學」,也打破了社會多年來對「正能量」的迷思。 再次感謝 Middle Finger 百忙之中抽時間做訪問,因為他早前埋首於創作他的新書《港豬噢》,聽聞經已推出,大家記得留意。 (原文刊於第四十一期《熱血時報》,於2016年4月17日免費派發。請支持文化抗共,訂閱《熱血時報》 青年新政記者會的三項重點,及兩條你要思考的問題 PassionTimes 熱血時報 - 2016年4月10日 今日,青政選舉聯盟舉辦記者會,當中有三個重點。第一,他們將會使用公民民族論,及支持香港公投自決。第二,他們將會參選新界西,九龍東及九龍西,還有港島區等立法會四區。第三,他們計劃以網路形式或手機應用程式作「電子公投」,就一般社會議題,例如興建第三條跑道、全民退保「電子公投」,而長遠目標是在2021年就香港前途自決公投。 我先從簡單的結論說起,在政治主張而言,青政這次的演講內容對比一年前無疑是更加激進,但在抗爭手段上卻無寸進,更可謂是較目前社會大勢的勇武主張為之退步。 我們要明白不能空談主張,必須實踐,那我們就要搞清楚兩條問題。第一、民間的電子公投,有用嗎?第二、議會抗爭,還有效嗎?我接下來會為各位分析。 立場轉趨激進,手段卻仍然保守 當初青年新政草創,就已經有人批評他們太溫和,而今天他們政治主張轉趨激進,無疑是因為本民前、熱血公民、普羅政治學苑,香港復興會,香港民族黨等組織更激進政治主張拉闊政治光譜,還有旺角魚蛋革命中義士勇武鬥爭的功勞。 正如公民黨、民建聯也開始說本土一樣,但覺醒得遲,也總比完全不會醒好,我不是要批評這一點,而是要各位提防如今才高舉本土旗幟,卻又在有選擇的情況下繼續提倡已經逐漸失效的抗爭舊路-議會抗爭及電子公投,到底他們是明知如此還有意導引,還是真心相信議會政治及民間電子公投是可行的辦法呢? 翻版黃之鋒的電子公投 再者,他們所提出的電子公投計劃,整個概念其實是黃之鋒上年提出的公投計劃翻版,我們重溫一下黃之鋒上年八月接受聚言時報訪問的講法:「黃之鋒認為香港人應先建立公投意識,將一些社會議題讓香港市民公投決定,從而使香港市民明白公投的意義,以至自決的價值。……有了終極目標,黃之鋒認為亦要訂下:短、中和長期目標,好讓市民能夠清晰看見局勢的走向,不用一下子就將目標定得「太離地」,他說:「短期目標:實現公投決定社區民生議題;中期目標,以公投修改基本法;長期目標,以公投自決前途,解決香港二零四七問題。」 只是黃之鋒到目前為止都沒有將之實踐,而是把公投的時間表推到十年後。 當時黃之鋒這個民間電子公投計劃,就已經有人批評只是民意調查,何以稱之為公投? 將電子民意調查妄稱公投,除了是膠化公投外,這種「公投」的背後沒有行動升級的話,就只是一次又一次的民意表達,以及被政權漠視。 當時陳雲就已經批評:「每次公投的決定都會被政府否決,這些所謂的全民意見調查的決定都會被政府否決,造成挫敗感,這就是泛民想做的事。」 而且,在記者會席間亦有記者問青年新政聯盟:「電子公投如何能達到目標?」他們回應:「只要香港人相信公投,有大量人投票,冇人會唔跟。」 公投背後沒有行動將之付諸實行,只是「相信」有了投票結果,政權就會跟從,這是天方夜谭。 雨傘革命,香港人用腳投票了,共產黨有跟從嗎? 除非政權自願,否則沒有行動升級的準備,任何公投都可謂沒有動搖政權改變的力量。 重走議會抗爭舊路 如果有讀過我以住的文章,你一定知道我反對議會抗爭。我曾作以下分析:「議會本來是民意的競技場,不同的代議士在當中辯明是非,導正國策,但目前香港的立法會,對於香港人而言絕不是真正的立法機關,最多的功能只是不知效用的「關鍵否決權」,否決惡法。而對共產黨來說,議會的統治作用,正如晚清的皇室內閣一樣,是為了讓人產生「錯覺」,以為權力真的歸於自己,以為國策真的由議會決策,從而令民意宣洩。」 立法會起草議案及提案的權力在行政會議,行政會議成員由行政長官委任,會議由行政長官主持,而行政長官又是小圈子選舉產生,小圈子又由大量建制派佔據,而這些建制派又由共產黨直接指揮。 簡單講,不論是立法會、行政會議、行政長官、小圈子1200人、建制派的最終話事人都是共產黨,而共產黨設立這麼多空殼「公司」,就是要在幕後統治香港,但又令香港人有錯覺,以為是這些「公司」在獨立運作。 立法會就是其中一個面向觀眾的「空殼」公司,雖然表面上有「否決權」,但實際上只是共產黨的建造的巨型戲棚。 共產黨真正赤化香港的手段不是議會,但香港人卻只集中注視立法會,讓共產黨暗渡陳倉,而這就是議會之於共產黨的價值了。」 在可選擇的情況下,社會大勢有傾向勇武的跡象時,卻仍走回議會抗爭的舊路,並以此作為主要戰場,這不正中共產黨下懷嗎? 我並非反對參選立法會,而是我們必須扭轉議席的功能,燃燒其剩餘價值,而非鞏固議會的維穩功能。 總結 政治主張上的改變,如果沒有有效實踐,那只是空口講白話。 雨傘革命後,一些泛民傘兵冒起,這些傘兵在政治上已經比很多香港人知道得更多,但覺醒卻仍然不足,他們認為到達某個權力位置就可以改變現實,但往往那個權力位置只是虛位,實際改變社會的是行動和手段,還有背後的文化論述。 香港剩餘的時間不多,我們必須要分清楚什麼手段有效,什麼手段無效,再浪費時間的話,我們將再次失去最好的機會。 支持青年新政的朋友,請認真想清楚。 .
此文章來自奇摩知識+如有不便請留言告知
其他解答: